产品搜索
联系我们
联系人:蒋经理
电话:4008750250
手机:18066071954
地址:南京市栖霞区纬地路9号
Email: zhangxiangwen@cobioer.com
电话:4008750250
手机:18066071954
地址:南京市栖霞区纬地路9号
Email: zhangxiangwen@cobioer.com
技术文章 / article
人结肠癌细胞株为何多取上皮细胞样?
原载自:www.co-bioer.com[技术资料频道] 2025-11-17 浏览次数:9
打开ATCC或中科院细胞库目录,HT-29、HCT116、LoVo、SW480……等人结肠癌细胞株都标注“epithelial-like”。明明肿瘤微环境里还有成纤维、内皮、免疫细胞,为何建株时偏偏只剩“上皮脸”?
一、起点决定方向
结肠壁分四层,癌变90%始于最内层“粘膜上皮”。腺上皮细胞自带端粒酶再激活、Wnt/β-catenin突变等“第一击”,最易永生化;而平滑肌、间质细胞缺乏这些驱动突变,自然成不了“气候”。
二、酶消化“偏心”
建株常用胶原酶Ⅺ+Dispase鸡尾酒,作用靶点是间质胶原,目的在于“松”开上皮管腔。结果上皮细胞被温和剥离,成纤维细胞虽也被释放,却因其对胰酶更敏感、贴壁快而被后续差速贴壁2 h淘汰;上皮团块靠E-cadherin紧紧抱成球,反而保留下来。
三、培养基“拉偏架”
经典DMEM/F12+10%FBS里,表皮生长因子EGF、胰岛素是标配,它们通过EGFR→MAPK轴驱动上皮增殖;而对成纤维细胞,高浓度EGF反而促分化、易衰老。两周后,上皮长成“铺路石”样集落,间质细胞逐渐凋亡,视野里就只剩上皮样细胞。
四、形态可塑
肿瘤组织中原有部分细胞已发生EMT(上皮-间质转化),呈梭形。但体外缺少TGF-β、IL-6等间质信号,E-cadherin重新上调,细胞“回滚”成上皮状态,表现为铺路石或岛状排列,于是被记录为“epithelial-like”。
五、实用考量
上皮细胞角蛋白(CK20、CK8/18)阳性、E-cadherin膜表达,标志清晰,可做免疫荧光、类器官3D培养;若混杂大量vimentin阳性的间质细胞,不仅影响转染效率,还会干扰药物靶点判定。科研需求反向推动“选上皮、弃间质”。
人结肠癌细胞株之所以“多取上皮细胞样”,并非因为下层次细胞不想永生,而是解剖起点、酶消化偏爱、培养条件筛选与科研取向共同写下的“剧本”。了解这层偏向,才能提醒我们:研究肿瘤微环境时,别忘了把“被丢掉”的间质细胞重新请回舞台。



